2007年5月21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副刊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父子
赵畅

  曾读到《父与子》一文:一位80岁的老人,跟他45岁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正坐在沙发上,突然一只乌鸦落在窗户上。老父问儿子:“那是什么?”儿子回答说:“那是一只乌鸦。”当问第二次、第三次时,儿子显得很不耐烦。问第四次时,儿子喊叫着说:“您为什么没完没了地问同一个问题,我不是已经告诉您许多次了,那是只乌鸦!这句话您听不明白吗?”过了一会儿,老父去了卧室,拿来一本日记,儿子读到了这样的内容:“今天我3岁的小子跟我一起坐在沙发上,突然一只乌鸦落在了窗户上。我儿子问我那是什么,问了23次,我回答了23次。每回答他一次,我都亲切地抱抱他。”
  同一对父子,回答同一个问题,只是角色作了转换,何以差距这样大呢?或许有人会说,儿子小时天真可爱,所以父亲总是那么耐心;现在儿子面对父亲再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,就不那么可爱了。从表面逻辑上分析,这或许没错,但从亲情逻辑上剖析,儿子“很不耐烦”的回答、“喊叫着”的态度,便是大错特错了。要知道,步入风烛残年的父母,头脑已经不像先前那样灵活了,身板也不如以前那样硬朗了,其脾性亦越来越像孩子了。对于子女,敬老、爱老的最好方式,便是要认识到年迈父母的这些生理、心理特点,并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,就像父母以前关爱自己一样。不知哪位作家说过这样的话:“孝敬年迈父母的最好方式,就是把父母当小孩来养。”细细回味,以为然也。
  说说容易,做做难。平日,我们对年迈的父母总是有着太多的担心和牵挂,可有时又总是残酷地践踏了对他们的关心。有位年迈母亲打电话给儿子。儿子接到电话就问:“有事吗?”这似乎已经成了他的习惯。母亲不免伤感,反问道:“没事就不能打电话吗?你不打电话过来,是因为你忙;我打电话给你,还一定要因为什么事吗?”儿子张口结舌。其实,母亲给儿子打电话,比“有事”更重要,因为她惦念儿子、想念儿子,这是一份多么难能可贵的亲情呀。作为儿子如果能够体会到慈母的这份心意,就不至于对母亲说“有事吗”。
  把父母当小孩养,奉献的该是一份真情。而只要是善意的,哪怕“说谎”也行。有位父亲心脏不好,经医院检查,要装心脏起搏器。几个孩子一合计,决定给父亲装一个3万多元的进口心脏起搏器。父亲哪里肯装,他说“我活了80多岁,早已够本了,还浪费那个钱干什么,不如留给我孙子上大学用。别再劝我了,就这样定了。”后来,几个孩子“哄骗”父亲:装个国产起搏器,只要6000元就够了。经过再三劝说,父亲接受了这个数字。如今,进口的心脏起搏器连同孩子们的一份孝心永远装在了父亲的心脏里,自然,手术中的“狸猫换太子”,成了孩子们在父亲面前要保守的一个“秘密”。对父亲“说谎”,在父亲面前保守“秘密”,这不就是“把父亲当小孩养”的一个生动佐证吗?这样的“说谎”与“秘密”,对于年迈的父母是不是越多越好呢?
  有位父亲给儿子写过这样一封信:“当有一天你发现,我已日渐老去,请对我保持耐心并给予我理解……如果我不断向你重复同样的话题,请不要打断我。你只要倾听就好。当你小的时候,我必须不断重复同样的故事直到你睡着;当我对新科技显示出无知的时候,请不要用那种嘲弄的微笑看着我。我曾经教给你很多的东西——如何吃东西,如何穿衣,如何面对生活……当我靠近你的时候,请不要感到沮丧、气愤或者无奈。你应该在我身边,理解我,帮助我,就如同当你开始你的生命的时候,我为你所做的一切。用爱和耐心帮助我行走,帮助我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。我会用我的微笑和无尽的爱来回报你。”字字句句,情真意切,无不包含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待,无不呼唤着父与子那份不可分离的亲情。作为“儿子”,以及“父亲”的“子女”们,你们读懂了吗?你们能够做到吗?